博客分类
年份归档
俺可不会写诗,在城里玩儿的时候,有个ID泥鳅儿妹妹,特会写诗,俺就和她了一回,不知道算不算诗哈。。。
1
秋溪日暮
草儿已忘记了晨顶着露珠儿
也不见你头发披着的湿漉漉
只闻你呼吸渐渐急促
那亭
那溪那暮
已忘归路
2
喳喳喳
虫儿忘情地磕着叶儿
叶儿忘情地笑着虫儿
喳喳喳
喳喳喳
天空的一颗星
无缘无故地闪了几闪
放开你时
刚好被饱嗝的虫儿窥见
秋风掀起你一缕发
又拂上你美丽的脸
3
看不见
分明的你闭着眼
别告诉我那是座山
也别告诉我那是潭
我在回转
我在越翻
你说是春天
我说是秋天
4
霸占
荒野里的一片片
霸占
云雾中的一团团
霸占
秋雨中的一滴滴
...
阅读全文
我素悲秋,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的天生性格的原因,另一方面我自己知道的,便是因于早年的一些经历。
那时候,家里曾经有一幅画,那画看上去很古旧的水墨,题为,好像还有题诗。那时候小,并不懂诗,只是觉得那画中的长袍阔袖的人腋下夹着的伞有趣,还有便是地上的几片用两三笔勾勒出来的卷曲的叶子,竟如同真的一般。
那年的秋天,父亲住进了医院,许多次我从医院看了父亲后回家,总要走过一段铺满了黄黄叶子的路。那些叶子很干,卷曲着铺撒在路旁的水泥人行道上,走在上面咔咔作响。于是,每次我走过咔咔作响叶子的上面便会想起那幅画来,回到家里,还会站在那画的前面呆呆地看上一会儿,那幅画的许多细节,便都留在了记忆里。父亲去世后,那画不知什么时候,被谁摘下来,放在了什么地方...
阅读全文
前年去洛杉矶开会,便顺路开了几个小时的车到湾区看一个朋友,之后我们一起到圣塔克鲁斯,在那里见到了久违了十几年的大海。到其实,我六岁的时候就见过海,那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当时父亲和我两个人一起回蓬莱父亲的老家,只是那时我太小,对于海并没有什么概念,那一次的记忆也便零零散散。现在,长了些年纪,将一些零散记忆的碎片拂去封尘,重新组合,也就勾勒出几幅模糊不清的画面。又是一年清明,将其写出来,依托对父亲的怀念。
画面1, 嘈嘈杂杂的码头,人影绰动,腥咸湿热的空气中夹杂中人的汗和烟草的味道。父亲安排我在一处小卖摊点旁,将一只大箱子横放在地上,让我坐在上面并嘱咐我不要动,然后同那个长得胖乎乎的中年女摊点主说了几句,大概是要她帮忙照看我的话便转身挤进一大堆...
阅读全文
九顶山不是什么名山,而且在北方,地质学上应该算是丘陵。南方与北方多有不同,尤其对于山和水的概念则很是不同。在南方是逢山减一成,遇水加一成,而在北方则刚好相反。南方对于水通常是夸大的,我那时在成都读书,对流经其市内的一条小河便称之为锦江颇觉得好笑,按江河湖泊的顺序,可称之为江的,比如松花江、鸭绿江,应该水面很宽才是。而在北方对于山通常是很夸大的,很小的山,动则称之为摩天岭、凤凰顶,因此,九顶山这名字也很有被夸大的可能。虽然九顶山不高,但对于我来说,比那些我后来到过的名山大川更为印象深刻,毕竟,九顶山是我童年的记忆,九顶山和我童年时发生的一些事密切关联着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强调的童年经历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发展有着近乎决定性的影响,我不知道这是否就...
阅读全文
刚刚去翻俺的红楼旧文,看到眉子的一篇红楼文,原来眉子中学时,红楼就烂熟于心了。正哥发育的晚,大学才看红楼,只一遍哈。正哥成家立业后,倒是正嫂,无论在哪里安家,厕所里除了杂志的其他书、她必定要放一套红楼,没办法,信手拈来的事儿,我红楼读了多少遍,记不清了,反正那什么也是那什么,不过最近上了年纪,看得少了。。。得,废话少说,贴了子正点评红楼,旧文哈。。。
周末点红楼(曹先生对晴雯生病的描写,完全符合风寒感冒的病理过程)
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净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第一次描写晴雯犯懒,这本不是晴雯的性格,怡红寿宴时,最数晴雯张罗的欢了,暗示晴雯身体不...
阅读全文
26
Jul
读过书的人,不管是否读过红楼,对曹子雪芹想必是应该知道的。读过红楼的人,对脂砚斋评红楼,想必是应该有耳闻的。
脂砚斋,这名字与【红楼梦】或者是【石头记】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脂砚斋,这名字本身,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个女人。【红楼梦】说大亦大,说小亦小,是一部大书包罗万象,但也是一部小书,重点刻画女人的小书。
从男人的角度,我想曹先生对男性人物的把握应该没有问题,但对女性人物性格,心里刻画一定是有限的。脂砚斋,作为可能是曹先生书稿的第一阅读人,并整理曹先生八十回的书稿主要人,她对红楼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曹先生删节过的多处冗墨,很有可能是听了脂砚斋意见,而且脂砚斋也很有可能在曹雪芹的书稿中留下墨迹,而这其中的一章《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
阅读全文
那天,几个高手侃格律,正哥刚刚酒足饭饱,搬了个板凳,一边剔牙一边听。哪曾想,那几个哥们儿非让正哥发言,正哥是最哆嗦格呀律呀的,正哥写诗从来都是玩儿,虽然也写律诗,但并不觉得律诗比不入律的诗高出多少,再者,正哥写诗就是因为诗字少,省事才写的。在他们的怂恿下,正哥仗着酒劲儿的吧了一通说废话,这个还真没在论坛里贴过,贴眉子这里吧。
诗的表现形式是人的语言,在文字发明之前,诗最大的功用是方便记忆,用以记事并传承经验教训。因为很多的事要口传心授,因此要求说的人,语音要上口,听的人也要听得顺耳,这才能记住。如何“上口”“耳顺”?当然要有一定的声律的起伏变化,全都是一声的,听的人肯定用不了一会儿就的睡着,还能记住个P呀。据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就爱听驴叫...
阅读全文
我认识一只壁虎,这小东西曾在我的生活里出现过一段时间,我知道些许它的事情,它也必定知道我的一些事情,因为我们之间是如此近距离地感受,直到它那天突然的离去。虽然那也可以说是它的必然的归宿,也必定是它要走的一天,纵然无所谓遗憾,依旧几缕心中的茫然。唉,你会说,究竟是一只壁虎,能有多少事?的确是这话,一只壁虎到底能有多少事呢。
阿G是我同寝室的室友,那时阿G正在经受着恋爱的折磨,时而兴致冲冲地回来,口中念念些“云卷云舒”之类,时而垂头丧气,闷闷地坐在那里发呆。一天晚饭后,阿G刷了牙,将前胸襟上沾了牙膏的羊毛背心脱了扔在了他的床上,抓了一件外衣就跑出了门。
阿G回来时,冻得通红的脸上毫无掩饰地亢奋。“非吾,你说对了,那女孩子不喜欢我抓她...
阅读全文
在前面先写两句话。 我曾经写过一只壁虎的故事,就像小n一样,都是我亲历过的,或者说是对我有所触动的事情,只不过是我赋予了他们人类的语言。壁虎的故事是十年前写在纸上的,没有给任何人看过,而且现在也已经找不到了。小n的故事我现在贴在网上,不知别人会怎么想。其实也无所谓别人怎么想,无非写的是一只鸟的故事,干嘛这样故意地别扭呢?人们有时连自己在做什么都未见的清楚,还有谁会去关心一只鸟的事情。
(一)
小n死了,他的死与我有关,但不是我害的。
认识他是在去年的早些的这个时候,想来他也已经死了快一年了。我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早上第一次听到他的声音的,他有一种很有旋律感的声音,很是和其它的鸟儿们不一样。 在我的后院有一片很高的树,不过没有杨树,更...
阅读全文
人呐,怪着呢,尤其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去的时候。
那留在记忆里的,经历过的很多情感,其实有些是后来在某种程度上被修饰过的。这种修饰有时候可能会将其美化,有时候也可能会将其丑化。不论怎样,修饰过的,通常是背离了当时的真实,一如历史的真实,永远不会被真正的还原一般。因此,人的回忆,其实也只是回忆那个被修饰过的记忆,因为人们自己的经历也同样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在很大的程度上,人们宁愿相信自己头脑中那个被修饰过的所谓的真实,而不是真正发生过的真实。尽管如此,其实我们还是要庆幸,虽然我们的记忆被修饰过,可是有些发生了的真实的细节,却亦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记忆里,而这之于我,便是我曾经拥有的那一盆朱砂兰了,那兰花在我曾经的生活中是真真切切的。
大学的...
阅读全文